自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后,“互联网+”开始陆续渗透各行各业,成为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各行业新的发展引擎,助推正处于增速趋缓、结构调整、动能转换重要拐点的中国“新经济”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之间正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实现深度融合与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物流业,也正以互联网化为新的发展方向。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高效物流”等11项重点行动,通过对传统物流业的互联网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发展生态圈,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趋势。今年7月20日,李克强总理再次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并进一步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他表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推进,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物流信息化得到积极的推进与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物流信息化发展概况 物流信息化作为“互联网+物流”实现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物流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分类、传递、汇总、共享、跟踪、查询等,实现供应链上各方的有效协调和无缝链接,构造出高效率、高速度、低成本的物流供应链。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在2016中国物流信息化大会上发布的《2015物流信息化监测报告》(以下简称“监测报告”),当前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 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在“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突出表现在市场投资方向正处于调整的关键时期,物流信息化投资显著增长。物流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物流各个环节和领域,为物流互联网转型奠定了信息基础。监测报告显示,物流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资力度加大。
2015年,大部分企业有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信息化投资率超过10%。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投资的方向,一方面是构建内部信息系统,支撑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重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作为物流信息化手段的投资。(2) 物流信息化新技术得到较快推广目前,条形码、电子标签、电子单证等物流信息技术得到基本应用。《监测报告》显示:条形码使用率达到65.71%,电子标签使用率达到42.34%,电子单证使用率达到51.37%,使用率均实现同比增长;WMS、TMS、ERP、CRM、SCM、车辆追踪等物流软件也得到普及应用,使用率为10%~20%。值得关注的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期,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谈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时表示,嵌入物联网技术的物流设施设备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从传统的车辆定位向车队管理、车辆维修、智能调度、金融服务延伸;云计算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利好;大数据分析帮助快递企业投资运力需求,缓解了“双11”等高峰时期的“爆仓”问题。(3) 物流信息化应用效果显著近年来,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化技术、移动信息服务、智能交通和位置服务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效果明显。监测报告显示,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KPI(关键绩效指标)表现突出,平均订单(运单)准时率达到93.48%,其中80%的企业订单准时率超过90%;88.86%的企业实现了对自有车辆的追踪,其中近80%的企业实现自有车辆的全部追踪监控;88.94%的企业实现了全过程透明可视化,其中46.27%的企业全过程透明可视能力达到100%。物流信息化的良好应用效果又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互联网+物流”相关政策走向显然,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下,企业物流信息化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和发展。如同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到的,“互联网+物流”催生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增强了物流业竞争力,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有关负责人在谈及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时表示,物流“信息孤岛”制约了行业效率的提升,路政、交通、公安、铁路、港口等政府各部门数据不能互联互通;各类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如何从政府角度推动公共信息的开放共享,推进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将是国家发改委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对此,该负责人透露了国家发改委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思路。如,进一步推动完善物流业税收政策,针对无车承运开展国家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物流行业管理;着力解决城市配送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物流数据开放和现有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不同领域物流标准的统一衔接和宣贯工作;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等。具体到“互联网+”物流,国家也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如《“互联网+”高效物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据介绍,该文件核心内容将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起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引导物流活动数据化、加强物流活动信息标准化、推动物流数据开放化、推动物流信息平台协同化;(2)提升仓储配送智能化水平,完善智能仓储配送网络、加强先进的仓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智能物流的配送水平;(3)发展高效便捷的物流新模式,如车货匹配/运力优化/运输协同/仓储交易/物流企业联盟/供应链管理六种“互联网+”模式;(4)营造开放共赢的物流发展环境。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该部门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重点加强互联网等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和推广,促进物流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互联网平台成为发展亮点从国家政策走向中不难看出,以去中间化、去中心化和去边界化为特征的各类物流平台正逐渐兴起,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对象。物流平台以其利用互联网手段、整合分散资源、发挥集约集聚效应的优势,正成为物流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战略的影响下,平台型物流企业快速增加,仅货运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200家;“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物流企业联盟”等高效便捷的物流新模式不断涌现。何黎明表示,平台经济的兴起为优化物流链条、推动跨界融合、促进市场集中提供了重要思路。未来,资源平台化、运力社会化将是其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市场不集中、信息不对称的公路货运行业将成为平台经济的热点领域。随着平台经济从简单的车货匹配向更具价值的无车承运模式转变,物流领域互联网平台将进入产业平台化的新阶段。随着各类物流互联网平台的蓬勃发展,平台之间如何有效对接,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效率的提升和管理的优化,将成为接下来的关注重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网络部主任晏庆华介绍,物流业务跨地区且往返运输量不匹配、非自有运力承运方式占有较大比重以及需求波动产生运力缺口等因素促进了物流的互联网化,并在物流信息化的基础上,利用物流平台重构物流生态。但是,层出不穷的平台却有着明显的订单缺陷。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例,可供选择使用的平台不胜枚举,但存在单一平台使用的局限性等问题。数据显示,已经尝试过使用平台的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反映目前找车平台相对缺乏,应多发展相关平台;超过40%的企业反映,在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诚信、效率、履约赔付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中物联一方面成立了物流信息平台团体标准工作组,另一方面发布了能够使各平台互联互通的全产业链智慧物流平台——中物联“联物流平台”,目前已经顺利接入了60家运力平台。据悉,中物联接下来还将印发《关于推进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型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展物流互联网转型企业试点工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赋予行业新使命在“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何黎明表示,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正在从技术创新向模式变革和产业升级层面转移。跨界竞争、共享经济、智慧物流、联动融合、互联网平台等新模式、新业态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高效物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推动互联网与物流业实现广泛联接和深度融合,重构产业流程,提升运行效率。未来,打造高效物流服务体系、引导物流集约发展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重点,并将创造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行业新生态。
“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信息化发展,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网站是否可以最终发挥作用主要由三个方面决定:企业对网站的认识、网站建设服务商的专业水平、网站的推广方式和推广力度。 一个网站是否可以发挥作用与网站建设的专业化程度密切相关,因为网站是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但在企业做出网站建设决策时,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一些企业网站先天不足,尤其26日,全国首家网上现货交易平台钢材超市,在顺德的欧浦钢网推出,立即引起钢铁贸易行业广泛关注。(网络优化)钢材超市这一崭新的网上现货交易模式大受贸易商欢迎。(网站推广) 据介绍,该模式是欧浦钢网以真实现货库存为基础搭建的一个开放式钢材大卖场,拥有近200万吨的钢铁现货提供给钢铁需求企业,采购商可以一个网站的信用度对于网站优化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做网站优化的时候很重要一点就是提高自己网站的用户体验,提高自己的网站的信用度。像一些大的门户网站为什么能获得很好的排名其实企业网站建设认为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这些网站内容在不断的更新,这样能给浏览者很好的用户体验,能在你的网站上面找到想找的内容。对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信息化发展由远鸿助理网编辑https://www.hc228.com/ft/169.html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